专题专栏
学先进转作风

一从俭约 于人无求

时间:2024-03-28点击:

何为俭约?者,节省,勤俭、俭朴也;者,限制,制约、约束也。俭约是外化于行和内化于心的有机统一,为外在表现,是内心规范。明人姚舜牧《药言》中讲:居家切要,在勤俭二字。对从政为官者来说,俭约不仅关乎日常生活,更关乎能否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廉洁的操守。

历史上的廉吏,大都厉行俭约。如司马光平生衣取蔽寒,食取充腹独以俭素为美,并教育孩子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北宋著名廉吏张知白,虽贵为宰相,但清约如寒士。范仲淹一生节俭持家、清廉为官,时常告诫诸子吾所最恨者,忍令若曹飨富贵之乐也,树立了俭廉恕德的范氏门风。其子范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,廉俭如一。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,官至两江总督兼兵部尚书,却一直过着简朴清苦的生活。在直隶,他屑糠杂米为粥,与同仆共食;在江南,他日食粗粝一盂,粥糜一匙,侑以青菜,终年不知肉味

涵养道德,在于俭约。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里说: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俭约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、生活方式,更是一种人生修养、人生境界,对从政为官者修身养性、从严律己大有裨益。古人认为俭有四益:俭则不生奢侈、不贪不淫,可以养德;俭则食用自有剂量,省啬淡泊,可以养寿;俭则蔬食莱羹,肠胃清虚,无滓无秽,可以养神;一从俭约,则于人无求,于己无愧,可以养气。这就是说,俭约不仅是养寿、养神之妙方,也是养德、养气之必须,有利于净化灵魂,涵养一身正气。

惟淡可以从俭,惟俭可以养廉。俭与廉密不可分,俭是为官者之德行,廉是从政者的本分,所以提倡俭约就是提倡廉洁。清代学者张鉴在《浅近录》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:宋高宗时期,大臣孙楙进宫朝见皇帝,当两人谈到公生明的问题时,宋高宗问:何以生公?孙楙答曰:廉生公。又问:何以生廉?复答:俭生廉。俭约必能生廉。正如司马光所说:夫俭则寡欲,君子寡欲,则不役于物,可以直道而行。俭约所要求的清静寡欲、淡泊节制和自我约束、自我克制,可以消解人内心的贪婪和欲望,使人不贪求、不妄取,从而有效防止官员滥用权力、贪污腐化,实现廉洁自律的内在要求。反之,正如清人魏禧《日录里言》中所讲:凡不能俭于己者,必妄取于人。凡是不能在生活上俭约的人,就会在追求奢华中欲望膨胀,甚至成为金钱和欲望的奴隶,贪占财物、巧取豪夺,最终必然自毁防线,丧失廉洁气节,走向腐化堕落。

奢靡之始,危亡之渐。所以,居官之所恃者,在廉。其所以能廉者,在俭。清人汪辉祖更是直言:欲为清白吏,必自节用始。曾国藩不仅留给后人家俭则兴,人勤则健;能勤能俭,永不贫贱的十六字箴言,且认为惟俭可以养廉,惟勤可以生明。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,即是做好人的命脉。他特别指出:欲请廉字,须从俭字下工夫。廉洁是做官极为重要的依靠,而节俭又是保持廉洁的重要保证。

俭约才能养廉,养廉才能立身。只有涵养俭约品质,培育俭约作风,让崇俭抑奢成为一种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,让清正廉洁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习惯,才能做事干干净净,做人堂堂正正,也才能引领社会风气。

上一篇:“强信念 守清廉”主题党风廉政教育---讲廉五

下一篇:清风丨清水见底 明镜照心